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PCB企业没必要实行生产许可证认证

更新时间: 2006-08-07 13:07:30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2974

       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 梁志立

       我细细地读了国家关于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相关文件,结合PCB行业的实际,本人认为PCB企业没有必要搞生产许可证,理由如下:

1、PCB不在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重要工业产品范围。

       国务院令第440号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许可证制度管理条例”(2005年9月1日施行)的章第二条,谈到对六类重要工业产品实行许可证制度,包括:

(一)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面、食用油、酒类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

(二)电热毯、压力锅、燃气热水器等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三)税控收款机、防伪验钞仪、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等关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质量安全的产品;

(四)安全网、安全帽、建筑扣件等保障劳动安全的产品;

(五)电力铁塔、桥梁支座、铁路工业产品、水工金属结构、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等影响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产品;

(六)法律、行政法规要求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其他产品。

       以上六类许可证制度范围内的重要工业产品,没有涉及到PCB——印制板。

2、在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工业产品目录中,也没有涉及到PCB。

       在国务院令440号章总则第三条说到,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工业产品目录,一共有107项,在这个具体目录中,没有涉及到PCB产品。

       在这个440号国务院令中的章总则第三条说到工业生产许可证产品目录由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造,并征求消费者协会和相关产品行业协会的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就是说,如果PCB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应征求PCB行业协会的意见。但是,据了解,全国一级行业协会CPCA没有接到过任何征求意见的信息。这就更说不上报国务院批准,并向社会公布的这一步骤了。

3、PCB企业可以不实行许可证制度

3.1 国务院令440号文的第三条说“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消费者自我判断,企业自律和市场竞争能够有保证的,不实行许可证制度”。

       PCB是基础电子产品,但不是独立使用的产品,需要下游客户装上芯片、元器件,检测合格,才形成产品。印制板在装配前和装配后在客户中出现质量安全已可以做出自我判断。若产品出现问题,老被客户整机厂或装配厂投诉,在市场竞争中,客户早就会给PCB企业断订单,罚款处理了。

3.2 国务院令440号文的第三条还说“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认谁认可制度能够有效保证的,不实行许可证制度”。

       目前,在我们这个行业必须经历几个方面的苛刻认证,才能生存、成长、发展、形成规模、壮大。

(1)第三方认证

       PCB各个企业需要完成几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每套体系每年都要做至少两次内审、外审,包括ISO9001∶2004(质量管理体系)、ISO/TS16949∶2002(原QS9000,汽车产品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及产品UL安全认证或国家长城安全认证。如果没有以上这几类认证证书,PCB企业很难取得客户订单,也不可能形成生产规模,更不可能做大做强。
 
(2)客户认证

       国内外客户都会到PCB企业作全面的考核。查质量管理体系、现场管理、各种质量记录、执行标准、工艺文件、环境保护、工业安全等。从巡查、考核打分合格,到试样板,到试小单,到大指,再到结成伙伴关系,整个周期全面考核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准时交货率,产品服务意识,投诉反应速度等等,往往是半年、一年,甚至两年。任何一个环节不通过,客户就不会下订单。如果客户终整机产品出了问题,涉及到PCB的,印制板厂家必须承担起相关的连带责任,想逃都逃不掉的。

(3)社会和本地政府监管

       就说环保吧。目前地方政府官员对环保都已引起高度重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千山”成了官员的管理理念。据我所知,珠三角对环境污染企业整治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严。例如,每月由政府环保监测站对各企业废水站的测试数据和报告,各项指标必须全部合格,月月合格。只要一次一项不合格,则重罚;二次不合格,加倍重罚,警告停牌;一年中有三个月不合格,年检通不过,取消排污许可证,企业就要关门了。又如PCB企业新建、扩建、搬迁,深圳市政府文件规定:环评条件,投资额需≥1亿元,注册资金≥3000万元;十层以上刚性板或5层以上挠性板;废水回用率必须≥65%。另外,地方环保局同当地群众、报纸、电视台记者不时集体行动,半夜三更突击检查,一个镇一个镇的污染企业排查,凡发现偷排乱排违反环保法律的企业,曝光、罚款、限期整顿、逾期关停。这使我感到,政府对PCB行业和污染行业远远不是发一个排污许可证的问题了,而是采取常抓不懈,重拳出击,有具体法规,有措施,有行动的整治了。地方政府对有污染企业(包括PCB企业)坚持定期检查,逐个企业过关。深圳政府大力宣传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每年淘汰10%污染企业。

       再举一个例子,PCB企业大多数需用到金盐,而金盐中含有剧毒的氰化物。目前,广东省对PCB企业使用金盐也是重点整治的内容,因为这涉及到产品质量安全和生命安全。目前,PCB企业使用金盐必须到政府公安部门申报,经公安部门审核,现场审查合格发给许可证。在相差的管理文件中,对用量、仓库存贮、供应商、生产线使用、运输汽车、车辆行走路线、领用使用的安全等等都做出了非常严格的规定,每年公安部门都会到企业审查多次。这些措施有力地保护企业、员工、产品的质量安全。

       基于以上观点,本人认为,PCB行业符合国务院440号令,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认证认可制度能够有效保证,可以不实行许可证制度。

4、PCB行业曾实施过许可证制度,实践效果表明不好。

(1)那是90年代,少数企业或是知名企业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了生产许可证认证,但大多数尤其是抽查机构不知道的企业没有参加,形成了有证单位能生产PCB,无证单位照样生产PCB,这个证没起到任何作用。倒是参加认证的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应付这项工作。

(2)生产许可证发下后,可管5年,但这期间从没有人管、没有人理过。谁也不知道这个证有多大的约束力。我们看到,在行业内的排污许可证、危险品许可证有约束力,措施得力具体,对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和人身安全起到作用。

(3)PCB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要把什么关?把哪几道关键的关?不清晰,也难搞清晰。大家都知道,PCB品种、门类繁多,PCB亦分高、中、低档次,工艺五花八门,不同客户不同要求,质量安全是抓PCB的线宽、孔铜、阻焊、表面涂覆、有铅无铅、阻挠特性、板厚、外形、RoHS、沉银、OSP,还是设备、检测仪器、计量、管理,说得清楚吗?PCB企业有不少工序是外发加工的,例如钻孔、外形加工、电镀、热风整平、OSP、测试、沉金……是否这些领有营业执照的公司也要搞生产许可证?

5、目前PCB行业中认证的几大质量管理系统已覆盖生产许可证的所有条件。

       按照国务院令440号许可证管理的第九条,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应符合七个条件:营业执照、专业技术规模、生产条件、检测手段、技术工艺条件、管理制度、标准。我觉得现在PCB行业中认证的几大管理系统(ISO9001,ISO/TS16949[QS9000],ISO-14001,UL等)早已覆盖许可证的所有条件和内容。如果在PCB企业搞生产许可证,完全是又一次重复审查。

       综如上述,我的意见,在PCB行业没有必要搞生产许可证的认证。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