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1. 做模拟产品的人尤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
2.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看好中国大陆的IC产业环境,有了产业环境,设计水平必然会迅速提高。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Sipex是一家从事高性能模拟IC设计、制造与营销的半导体公司,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颇为活跃。Sipex所涉及的产品主要分布在三个领域:接口、电源管理和光存储IC,而上述领域目前的市场竞争均极为激烈。Sipex为何将目光锁定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在国际巨头和本土新锐的夹击中,作为一家中等规模的IC公司,Sipex如何在竞争中建立自己的优势?针对电源管理、接口等三个不同的领域,Sipex的未来发展战略又将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访问了Sipex公司中国区销售副总裁邱庚源先生。
Sipex为何将目标锁定接口、电源管理和光存储IC三个不同的领域?
其实Sipex进入这三个领域非常自然。Sipex成立迄今已近四十年,接口部分是公司初的产品,也一直是公司长期以来一条比较稳固的产品线。
进入光电检测行业是由于其技术含量非常高,较高的技术门槛导致参与该领域竞争的企业为数较少,目前仅有索尼、飞利浦、东芝等。Sipex的光检测IC近几年在全球市场中始终保持25%左右的份额。
另外,在1997年的时候,Sipex收购了在LDO线性稳压器方面颇有建树的Alpha公司,从而储备了一批从事低压DC/DC转换器设计的人才,为进入电源管理市场打下基础。而且现在我们愈加发现,电源管理是个非常有潜力的领域,预计该领域是公司未来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这三个领域,尤其是电源管理领域目前的竞争十分激烈,你们如何建立自己的优势?
Sipex的产品线虽然涉及三个不同领域,但是“专”却是Sipex的首要战略。
认准一个领域后,我们会在该领域投入大量研发力量,争取成为这个领域的者。例如在电源产品上,除了尽量做到低功耗,在不同产品上我们还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的LDO产品就以输入电压范围宽广见长,400mA低漏失电压调节器SPX2967的输入电压范围为-42V到42V。DC/DC调节器则更注重转换效率,如SP6655效率高达98%。而PWM控制器产品则拥有高输入电压、宽频率范围,以及更强的驱动能力,而且使用标准的陶瓷电容器来降低总成本。
其次我认为要想占领市场,必须进行创新。Sipex的创新不仅体现在IC设计方面,甚至我们本土的FAE在创新方面也表现不俗,他们每个月都会提交新的应用方案。
另外,Sipex还努力在以下两个方面为客户提供价值。首先,我们会与客户共同探讨市场卖点,并尝试为客户找到更大的利润空间。其次,要站在系统级的角度,为客户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而不仅是某款产品的成本。
为了获取重要的增长点,Sipex对电源管理有什么新的投入吗?
电源管理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我们看到了电源数字化这一分支。数字电源更容易使用,需要的外部器件也比模拟电源更少。众所周知,电源对硬件系统的重要性举足轻重,而电源子系统间的通讯也非常重要,数字电源则能轻松实现电源各子系统之间的通讯。
我们在数字电源上注入了很大的研发力量。目前来看,数字电源主要瞄准高端市场,例如服务器、通信系统等,这些市场对产品性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一些较低档的服务器现在也已经开始使用数字电源。Sipex目前有利用I(SUP/)2(/SUP)C总线配置WLED+Flash+AUX驱动的产品。从现有应用市场来看,数字电源更适合电压低于5V,电流小于1A的应用。而对于更高功率的应用,数字电源尚存在困难,因为较高功率,数字电源会遇到一些瓶颈,如启动时间、静态电流(Iq)、转换效率以及产生较高纹波,甚至高、低侧的MOSFET会发生短路,而这些,也正是目前Sipex致力解决的技术难点。
手机的快速发展是否为LED驱动产品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确实如此。现在的手机屏幕越做越大,从而对背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并联或串联几个LED来达到所需的亮度。在手机背光驱动方面,Sipex更倾向于采用并联而非串联的方式,原因在于串联设计必须外接电感,这样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令研发人员头痛的EMI问题。当然,与串连方式相比,并联方式的驱动IC价格会高一点,但这两种方式的总成本相差无几。我认为,今后手机背光中将更多选用并联LED方式。
此外,百万像素的照相手机也为相机闪光灯LED驱动提出了要求。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手机中大多没有配置闪光灯,因而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照相效果很差。根据我们的计算,为手机增加LED闪光灯的成本不过10多块钱而已,但是它为手机制造商带来的卖点及利润却很可观,再加上百万像素手机的逐渐增多,为手机配置闪光灯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在闪光灯LED驱动方面,Sipex应该算是一个比较的角色。目前我们的客户包括中国本土的手机制造商以及国外一些的手机制造商,他们的产品目前均已开始量产。
Sipex在LED驱动领域还有何独到之处?
目前,LED驱动市场炙手可热,许多国际大型公司以及本土新创公司都尝试投身到该领域。其实这个领域的产品也分为高端、中端以及低端,普通产品对闪光灯LED驱动的电流需求在300mA左右,而Sipex则可以提供从200mA到1.2A范围的产品,以应对不同客户的需求。
具体来讲,我们首先会对LED驱动产品进行准确定位。我们瞄准的是细分市场,包括满足系统工程师的性能需求,从而帮助系统设计师减少外部元件数量、简化设计流程。例如,我们的SP6685可以设定两种不同的恒定电流值,分别驱动照相机闪光灯和摄像机照明灯。该器件可以自动转换升压和降压工作状态,在闪光状态下输出电流达700mA,也可通过PWM方式调整输出电流,以满足摄像机断续照明的需要。
从技术角度讲,我们专注于小尺寸高性能解决方案,来降低大批量产品的系统成本。并且在LED驱动器中还会采用我们的专利技术AutoBoost,该技术能根据具体需要自动升压、调节电流大小,从而达到减少功耗的目的。
您在半导体领域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您如何看待本土IC企业?
本土IC厂商其实有很多机会,但关键的是要瞄准市场。比如像珠海炬力,虽然在初期只有几款多媒体方面的产品,但是由于出货量非常大,所以很容易就取得了成功;而在笔记本领域,本土厂商,甚至台湾地区厂商成功的机会就不会很多。总体来讲,本土IC厂商在消费电子领域有更多的机会,但对于汽车领域、工业以及通讯部分,坦白说,我认为机会相对少一些。
我一直都在关注本土IC设计,要说中国IC没有性能优势,那是不可能的。没有设计能力的IC公司根本无法生根,但想要成长到一定阶段,却要花很长时间。不要想一下子做到TI那么全的产品线,瞄准特定领域,成功就会相对容易很多。
另外,IC设计业和其周边的产业环境息息相关。现在有很多人看好中国大陆的产业环境,有了产业环境,设计水平必然会迅速提高。一些系统设计能力强的领域,例如数字消费产品、GSM手机、PMP以及LCD TV等等,其相应的IC领域成长就会更快一些。具体来讲,中国大陆目前在手机方面开发能力很强,这就很有可能带动大陆在基带、RF和PA这些领域芯片的快速发展。另外中国政府战略支持的领域,其IC设计能力也会成长得更快些,如TD-SCDMA。
能否用一句话形容您对自己的半导体生涯深的感触?
有一个我已经很久没有提到的词,那就是“电子农夫”。做农夫很辛苦,需要一直耕耘才会有所收获。特别是在中国大陆这十多年的工作历程,我的感触颇深。与数字产品相比,模拟产品的发展速度可谓相当缓慢,这么多年在本质上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我们做模拟产品的人尤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