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数字家庭平台热难掩市场窘境

更新时间: 2006-07-18 15:05:26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470

记者 安勇龙

       虽然今年年初,英特尔公司和老对手AMD公司分别推出了针对数 字家庭应用的“欢跃”平台和“Live!”平台,e家佳的领头羊海尔公 司推出了“海尔e家”数字家庭全套解决方案,飞利浦也举办了声势浩 大的“互联星球”新品展示会,宣告飞利浦数字家庭战略在中国市场 迈出步,但是这一切似乎都难掩中国数字家庭市场厂商热、用户 冷的尴尬局面,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何在?谁才是推动数字家庭市场发展的终力量?

       CPU平台不适应数字家庭需求

       作为老牌CPU厂商,英特尔公司和AMD公司推出的“欢跃”平台和“Live!”平台自然是以CPU为核心,所不同的是,“欢跃”平台是英特尔为其数字家庭设计的一揽子技术解决方案,基于“欢跃”平台的电脑需要经过英特尔公司认证,在硬件方面具备双核处理器、945(及以上)芯片组、杜比音响认证等多项指标,而AMD公司只提供平台中的核心处理器。在快速变化的消费类市场,以CPU为中心的数字家庭平台不一定适应市场的需要。
       TI亚洲区科技副总裁尹建维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消费类产品中,由于应用各不相同,通用CPU平台在很多应用中会感到吃力。例如,当机顶盒刚出现时,大家用CPU做出原型机,但是真正应用的时候由于存储器容量太大、价格较高和耗电量大而被放弃。随后尽管CPU厂商在系统优化和功耗减低上一再努力,但还是没有突破性进展,所以难以成为现在数字机顶盒的主流。

       我国数字家庭发展三大瓶颈

       尹建维和很多业内专家认为,数字家庭市场在中国的启动还早得很。虽然也有专家不认同这种观点,但是他们也承认我国数字家庭的发展面临诸多瓶颈。总结起来,主要是标准不统一、成本高、客户认知度低。
       数字家庭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没有统一的产业标准。数字家庭涉及消费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覆盖了各领域的多种内容、业务和技术,显得非常繁杂,也存在很多争论的焦点。目前主要有DLNA、闪联和e家佳三大产业标准。各个标准联盟和联盟中的厂商都有各自的战略意图和出发点,太多的产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即使联合国美,英特尔将“32英寸大屏幕液晶+全套英特尔欢跃电脑的数字家庭产品组合”的价格从12000元降到了9999元,但是与相同配置的“非数字家庭”产品相比价格还是高出一块。在对价格极度敏感的消费电子市场,再好的平台不能给消费者带来物有所值的享受也不会得到认可。
       天柏集团董事长吕品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很多普通消费者认为数字家庭仅仅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所以接受认知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厂商在宣传“数字家庭”时推出了不同的概念,也使部分消费者产生了模糊认识。广大用户关心的是“数字家庭”到底能给自己生活带来什么。

       运营商是有力的推动者

       虽然平台和终端厂商“喊破了喉咙”宣传数字家庭,但是真正掌握我国数字家庭市场生杀大权的却是相对沉默的网络运营商。
       尹建维认为,中国数字家庭市场发展的问题是需要强有力的推动者,整个数字家庭宽带网络市场的应用肯定会有很多挑战,要在结构上进行革命性改变。这个问题由谁来解决?客户力量不足,不可能解决结构问题,第三方内容商也没有强大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运营商有能力解决结构上的问题。“其实数字家庭能不能实现跟家电和电脑的互联互通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只要解决了前面的结构问题,后面的事情都好做,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他说。
       吕品也表示,网络运营商应当成为数字家庭的推动者。由他们牵头,联合内容供应商、设备供应商,综合各种设备和服务的优势制定数字家庭的实现内容,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建立数字家庭的服务平台;内容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分别按照不同的解决方案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家庭设备供用户选择。这种模式将使各家企业都能产生收益点,从而使数字家庭产业能良性的发展。

    记者观点

    给数字家庭发展一点时间

       数字家庭是一个看得到的趋势,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作为 一个庞大的产业,其发展必定有一个理顺各方关系、培育市场的过程。我们应该多一些耐心。
       北京数字太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苏国庆认为,现在数字家庭市场正处于培育阶段,预计市场将于今年启动,明年进入一个发展期。原因有二:一方面从物理基础来看,网络技术、芯片、无线技术逐渐成熟;另一方面从消费者观念和市场来看,人们对数字家庭的认知度将逐渐提高。
       目前在我国数字家庭产业处于市场启动前的准备阶段。根据有关统计资料,2005年我国数字家庭整体规模为16亿元人民币。随着消费者对数字产品的逐渐接受,2006年数字家庭产业将从准备期向快速增长期过渡。到2010年,中国数字家庭市场将达到800亿元。市场空间很大,前景诱人。
       因此,不要再执迷于标准之争,尽快找到推广数字家庭的“杀手级应用”才是当务之急。没有“杀手级应用”,数字家庭市场很难在我国发展。相关厂商不能一想到数字家庭就想到千家万户,认为这是一个全民的市场,因为这个市场初期只能面对高端的追求全新体验的客户,企业一定要找好自己的应用族群,要考虑客户的需要和承受能力。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