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整体的竞争力偏弱,许多企业缺乏规划蜂拥而上进军零售市场,在许多地区造成了卖场和门店的扎堆开业,既引发了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还造成了零售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建设
正在制定或即将颁布实施的一系列零售业发展规范和管理条例,已经体现出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引导、推动这一市场健康、强大、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近日,商务部正式对外发布了《零售业同业损害评估方法》并公开征集意见。在此之前,商务部已陆续颁布了《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专门针对家电连锁的《专业家电卖场经营规范(草案)》。同时,亦有消息称,酝酿多年、旨在针对大型零售商管理的《商业大店法》也将于今年发布征求意见稿。这一系列动作表明,作为我国经济链条中重要的零售业将迎来全面高效、规范集约化发展的新时代。这不仅将推动整个产业竞争层次的升级,还将有利于培育和形成一批基础夯实、发展稳健、盈利能力强的国内零售业巨头,终有效地应对来自外资企业的挑战。
市场成熟空间大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脚步的加快,一些新的零售业态开始从国外传进我国,像大型连锁超市、现代超级购物中心、专业家电连锁卖场等,涌现出了以北京华联、上海华联、大润发、乐购、物美等为代表的全国性连锁超市及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连锁卖场。这些企业的出现,不仅给我国零售业在经营理念、市场竞争手段上带来了提升,也给传统的百货商场等零售业态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的许多地区和城市,伴随着传统百货业态的零售企业关门、转业或被收购潮而上演了一股大型超市、家电卖场、超级购物中心等新兴零售业态的开店热潮。
我国庞大的消费群体给零售业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不仅让国资企业保持着稳定而有序的发展扩张,还吸引了民资、外资等多种商业资本的进入。包括国美、苏宁、沃尔玛、麦德龙等都在零售业不同领域中,或成为领头羊,或成为发展潜力的竞争者。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承诺对外资零售业资本的解禁期来临,一大批原先蛰伏于国内零售市场,或对国内零售市场关注多年的外资零售巨头开始迅速行动。沃尔玛、家乐福、宜家、百安居、百思买等一大批外资巨头,或加快在国内市场的开店速度,完成网络布局,或通过收购国内相关企业,实现曲线进入。如今年百思买对五星电器的收购就颇具代表性,巧妙地借助五星介入中国家电零售业。这些外资企业,拥有充裕的资金、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的市场操作模式和经营理念,对国内零售市场和相关企业造成了很强的冲击和挑战。
竞争行为参差不齐
作为我国零售业自身,在多年来的发展中,尽管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但整体的竞争力偏弱,许多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极不规范、中长期发展战略缺乏、甚至连“投机取巧、偷梁换柱”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许多企业缺乏规划蜂拥而上进军零售市场,在许多地区造成了卖场和门店的扎堆开业,既引发了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还造成了零售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建设。
同时,一些企业盲目求大求全,开设门店的面积越来越大、产品种类也很齐全,但整体的投入产出比却失衡,这不仅形成了无效投入,还拖累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有代表性的当属零售企业之间的低价恶战持续不断,不仅造成了企业利润下滑、竞争力趋弱,还使得长期以来零售企业通过挤压和抢占上游供应商利润为主的盈利模式得不到有效的根治和解决。日前,国美对永乐的并购,表面上通过销售规模的累加产生了家电零售的巨无霸企业,但由于双方在之前的竞争中采取了贴身同质化的策略,必然会导致并购重组后出现资源的浪费和门店建设的过剩。
双管齐下现拐点
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法律法规的真空,有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有企业战略规划缺失、有市场竞争白热化等。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以为,手段是明确而清晰的。一方面,要求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以及完善和细化相关监管手段等配套措施,从源头上规范和引导我国零售业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要求众多零售企业,在参与具体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积极地学习和模仿外资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发挥自身对于本土市场的深入了解优势,丰富并完善市场竞争手段和发展战术,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正在制定或即将颁布实施的一系列零售业发展规范和管理条例,已经体现出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引导、推动这一市场健康、强大、可持续发展的决心。接下来,则需要来自于我国零售业企业的集体爆发。
商务部正式发布《零售业同业损害评估方法》
更新时间: 2006-08-07 13:07:21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