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中国通信市场环境的形成与政策走向

更新时间: 2006-01-24 09:38:10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2364

  2004~2005年,世界通信业逐步恢复,市场业绩逐步上升,电信业改组和重组环境逐步形成;对中国通信业来说,运营业重组基本完成,运营收入稳步提高,经营观念和业务模式逐步更新。但是,如何保证中国通信市场能够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如何看待中国通信市场目前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分析和预测今后几年的中国通信市场,则是我们需要解读的问题。

  一、中国通信市场五大环境变化

  目前,中国通信市场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于10年前来说,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中国通信政策和市场的新走向。

  1.电信市场出现供大于求

  目前中国通信市场以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由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如大城市固定市场已发展到饱和,装电话由排队申请到随去随办,从初装费5000元到免费申请装电话,发展到宽带用户也免收初装费。手机从2万元一部降到几百元一部,甚至一些运营商为发展业务和争夺用户而免费送手机。中国市场的需求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找到业务市场增长点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2.技术进步推动业务应用

  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需求)驱动的方向迈进。过去是业务有了需求后,要求技术开发来满足业务推广的需要;现在是技术开发出来后,找市场、找应用、找业务突破口;过去是业务需求推动技术进步,现在是技术进步推动业务应用。3G技术的发展和3G业务的开放就是的实例,有了先进的技术还需要培育出业务的需求市场。

  3.投资方向转向服务软环境投资

  目前,中国通信投资已从网络的基本建设转向网络优化服务。在过去数年间中国通信业的过度投资,带来了中国通信业投资的冬天,使中国各大通信运营商思考,应当如何从前几年的网络建设投资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回报。增加对计算机业务应用系统、数据库、软件集成等面向服务软环境的投资是当前运营商的投资重点。投资结构明显变化,技术、业务研发和品牌投入大幅度增加,产品、服务的差异性扩大,商业模式日趋复杂,电信用户的选择权大大提高,消费结构迅速升级,消费支出开始集中,用户价值逐步回升,行业和企业利润止跌回稳。

  4.通信市场由垄断走向全面竞争

  中国的计划经济带来了市场垄断经济,同时也带来了中国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形成中国通信市场的长期垄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打破了市场垄断,近几年来重新安排了中国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使广大用户得到了实惠,同时也为中国通信市场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政府的职能不仅是制定法律、制定政策、制定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规范、管理和管制市场,同时政府也在注重平衡宏观管理与微观搞活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涉,增加中国通信市场的商务色彩。

  5.经营重点转为以用户服务为中心

  今天的电信运营商已从过去以网络建设、业务开发为重点转向为用户服务为中心。经营理念和业务模式的改变引起经营重点的转移和市场经营方向的变化。服务观念及规范的逐步完善,使其更为适应市场,适应用户需要。而服务质量的提高,将在根本上提高用户对运营商的忠实度。服务质量已经逐步成为运营商稳定老用户和争取新用户的重要法宝。

  二、中国通信市场五大政策环境

  中国通信市场己从政策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发展,政府出台的许多政策和策略的出发点都是逐步依据市场规则和条件来制定。

  1.法律政策环境

  根据中国国情,特别是加入WT0以后,首先要加快制定以《电信法》为核心的通信网络业管理和管制法规,将国家电信业的改革与发展尽快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没有一部正式颁布的《电信法》,过去颁布的行政法规,入世后有的已显然不能适应今天的需要。制定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符合国际惯例的新游戏规则已迫在眉睫,使国内电信市场逐步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关系,使电信改革有法可依。在电信法出台前要颁布、修订一些行政法规,出台《电信管理实施细则》和相关实施办法。目前已开始讨论《电信法》草案,征求修改意见,2005~2006年将出台《电信法》和实施细则。

  2.投资政策环境

  中国通信企业将采用更加灵活的融资工具,在“入世”初期,将审慎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避免其对中国电信业的不良影响;存融资的同时,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

  中国的电信企业通过多次上市融资,使其资本运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加快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整体国际竞争实力在逐步增强。中国企业在尽快领悟国际市场和资本运作的精髓,采用资本运营的手段,充分利用WTO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协议,迅速扩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走向全球化经营。

  从资本的角度看,外资、外企将主要通过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电信运营市场,中外合资电信运营商将成为重要的市场角色。这将促进中国电信业的健康发展,拓宽中国电信运营业的融资渠道,跨国电信公司在中国不能单独投资建设自己的网络。中国电信市场不会出现跨国电信公司与中国国内电信企业直接竞争的局面。同时,受合资比例限制,外资也不可能取得对电信企业的控制权。

  促成中国电信业有效竞争的途径是投资主体多元化,让民营的成份、外资的成份逐步进入到电信业。无论是移动业务、固定话音业务还是数据业务都应该考虑引入新的竞争者。

  中国企业将转变投融资机制,从依赖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转向依靠国内外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降低企业负债风险。将开放中国通信业资金市场,鼓励民间资本、社会法人资本和外国资本投资,以加大企业投资力度。将采用上市、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个人参股以及风险投资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将积极利用外资,拓宽多元投融资渠道,加大信息产业的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资金支持重大信息源的开发建设项目及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外资的进入将增加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将刺激投资规模的增长。一些国内资金,包括地方政府资金和非国有资金也将进入通信运营市场,提供包括增值业务在内的各种通信服务,它们的加入将刺激电信产品的投资规模增大。

  近年来,电信投资一直保持无增长状态。从整体上看,电信投资趋于理性化、趋于平缓是大趋势。导致设备市场收缩根本的原因是各电信运营企业的发展策略发生了变化,从以前以技术为导向转向了以市场为导向。电信设备投资不可能长期处于高增长,电信市场的回落是必然的。

  目前,中国通信市场主要得益于政府稳妥发展的政策,中国电信业虽有过度投资,却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局面。随着改革和集团内部整合的结束,中国电信已加大对北方10省市的投入,中国网通向南方及沿海地区的建设也会加快,3G移动运营牌照的发标都将带来新的投资空间。此外,随着中国通信市场的全部开放会有部分国外资金流入中国通信市场。

  3.业务政策环境

  中国的电信市场监管今后将尽量减少和尽快取消由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各类方案的做法,改由申报、听证、审批制取而代之。政府只是制定总的发展规划、总的国家发展战略,协调和管理各个企业的关系、矛盾;各类通信业务的具体实现主要由企业自行确定,如自己企业的发展方针、资费策略、业务开放种类、年度发展计划、技术演进方向、非管制资费调整方案等。政府管制部门在加强宏观调控管理的同时,放宽对业务提供者经营范围的限制,使业务提供者自主提供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有了一定的可能性。日前,信息产业部已允许电信运营商对部分电信业务自主定价,在相关部门备案后即可实施。但移动话费和固定电话的月租费及通话费不在其中。信息产业部授予电信运营商自主定价的电信业务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到现在国内所有电信运营商的大部分业务项目。其中和普通消费者关系比较密切的是固话业务中的程控电话、窄带ISDN用户可选择服务功能的使用费,其中包括呼叫限制、追查恶意呼叫、月租费、改号改名费等;IP电话业务则包括国内长途、国际及港澳台通话费等。这是政府逐步放松通信业务管制的一种做法和前兆。

  目前,中国通信市场进入多运营商竞争的时期,互联互通是中国通信业一直寻求解决的一大难题。如何从你死我活的商业竞争、价格竞争、各种违法行为的怪圈中走出来,真正按照合理合法的游戏规则进行竞争和合作,是目前中国通信市场化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从2003年起,信息产业部全力以赴整顿电信市场的混乱,从法规上、技术上、结算方式上全面解决各大公司之间各个网络之间的互连互通问题。今天中国电信业的“竞合时代”可以看作是从双方的竞争与合作的开始。“互联互通”将成为各个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

  在垄断和半垄断的市场状况下,普通消费者于电信资费问题没有发言权。虽然我国政府近几年来进行了几次调整,但用户意见仍然沸沸扬扬。随着外资电信运营商的进入,外国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经营理念以及较高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将使电信的资费调整更趋于合理化。它们的到来首先将使目前不合理的电信资费进行调整。有竞争才有发展。开放的市场,竞争的格局,使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任凭电信企业定价,消费者老老实实地接受,这种哑巴吃黄连式的消费模式将被消灭,消费者将自主地选择服务更好的企业,更合理的电信业务。电信运营商间为争夺市场而采取降价措施吸引用户,对于市场调节的那一部分是正当的,对于政府管制价格的那部分却是不正当的。不正当的价格竞争不仅会扰乱市场秩序,从长远看,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将大幅度降低通信运营企业的利润,不利于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因而我国电信资费调整必须严格遵守信息产业部新公布的《电信资费调整审批备案程序规定(试行)》进行。非市场调节价的电信业务资费要经“资费审议委员会”审议,业务经营者必须报送3年财务报表,对于市话费和移动电话基本资费调整还必须公开听证。无论是调整已放开的增值服务资费,还是有可能放开的基础业务费用,都是为履行中国加入WT0所作的承诺,使资费调整更加透明,使资费政策更加合理。

  4.技术政策环境

  中国通信业将全力贯彻由大到强的技术发展路线。目前,中国通信市场采用的是世界上的技术和设备,但是,中国一直推行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市场策略至今没有收到应有的成绩,众多核心技术依然为世界各大公司所把持,中国许多公司依然是世界的加工厂和组装线,中国许多通信运营商依然是世界各大公司在中国的技术试验田。所以,中国目前正在推动一项改革就是试图用颁布中国技术标准的方式改变目前中国市场上这种引进方式,限制和减少贴牌引进方式,加大中国自主品牌的占有量。

  (1)制造业;国内通信制造企业实力日益增强,已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而且技术攻关能力增强。中国通信运营业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原则,在中国通信设备市场对外开放的前提下,仍将继续支持中国通信民族企业的发展,扩大对国产通信产品的引入和购买,增强中国民族通信产业的竞争力。

  (2)运营业:各类新技术在中国通信运营商的网络中都有应用,如GSM和CDMA、因特网业务应用大面积推广、程控交换机、120G超大容量光通信传输、GPRS、CDMA1X、MSPT、NGN试商用、软交换、ATM等都在网络中有所应用。

  (3)技术开发:3G测试与实验,NGN测试与实验,TD—SCDMA标准的出台,WLAN安全标准的推出,各类新技术的研发等,都是中国通信业在为中国通信技术做储备;同时通过对中国标准战略的推进,增加对自有标准方面的研发和推行力度;贯彻由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开发模式转变到以市场为基础的市场驱动技术开发模式。

  5.市场政策环境

  政府正在力图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组织协调国内企业加快进入全球性竞争的步伐,完善企业管理机制,使他们完全符合国际竞争的要求,做到电信业市场开放与政府调控并举,制定和完成电信市场开放的管理法规,以此指导电信企业建立自身的行为规范。

  电信市场准入制度将尽快确立,对不同业务领域采取不同的管制手段,限制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建立公平透明的互联互通规则,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保证平等接入,保证信息流通的畅通安全;加强国家通信资源管理,实行资源的集中统一配置和监管使用,促进网络资源共享。

  三、中国通信市场环境发展趋势

  2004年,中国信息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到2005年,产业规模将在200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名列前茅,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超过7%,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5万亿元,年平均增长20%。

  到2005年,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3.6亿。用户占世界总数的20%,居世界;固话主线普及率2005年6月底己达到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8%;移动通信用户数达到3.9亿,用户约占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一,居世界首位;移动通信普及率提高到30%(2005年6月底已达到28%),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数据、多媒体和互联网用户数超过1亿户,上网用户普及率达到15%;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中国,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5亿户。

  到2005年末,中国邮电业务收入将达到7400亿元左右,年平均增长15%;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7.5亿户,电话普及率将达到57%左右,基本实现行政村通电话;移动电话的比例将显著上升;中西部边远地区的用户将显著增加,中小城镇用户的比例将上升快。业务增长的重点从固定通信业务向移动通信业务转移,从话音业务需求转向多媒体业务需求;从单一业务转向综合业务;从窄带业务向宽带业务发展;从低速业务向高速业务发展。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