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运营商不买账 国外通信设备商身陷长途苦旅

更新时间: 2006-03-25 11:13:15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1369

  国外通信设备提供商的苦旅何时才能结束?

  面对中国尚未启动的3G盛宴,国外通信设备厂商一个个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盯着运营商能多订两套设备。但剃头挑子一头热,面对通信设备提供商的热情,国内运营商却一点不感兴趣,对于新建3G网络的热情并不上心,对通信设备提供商频频秋波并不放在眼里。

  一边热情似火,一边冷漠如冰。国外通信设备商在这样的局面下,能取得好业绩吗?

  2005年,中国通信市场一直备受关注,从3G、NGN到IMS,被热炒的话题不断,花样也不断翻新。但在运营商的冷眼应对下,国外通信设备提供商的攻势注定是一次艰难的长征。

  抵挡不住的热情

  2005年的整个10月,来自全球的通信厂商在中国的表现异常活跃。国内外通信厂商组织、参与的与通信相关的论坛、主题活动,频繁地在北京各个角落上演。特别是在刚刚落幕的“2005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上,国外通信网络设备制造商爱立信、西门子、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分外活跃而显得颇为醒目。

  爱立信、西门子、北电等设备商的躁动,看中的是中国通信产业在3G应用后带来的财富。据估计,在我国建设一张全国范围内的3G移动网络,需要的资金达数千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只要我国政府发放一张3G牌照,就可能带来数千亿元的市场规模。而如果我国政府同时向移动、联通、电信、网通、铁通等5大运营商发放3G牌照,仅仅5家运营商为建网的设备采购金额就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而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预计,3G在中国投入运营5年内将经过市场导入期和成长期,3G用户数将达到1.98至2.66亿,6年内3G运营收入累计将达到1万亿元,3G系统设备市场累计将达到5900亿元,3G终端市场累计将达到4000亿元。

  一旦3G牌照颁发并进入商用,就可以带动5000亿元以上的产值,这块大蛋糕无疑将使相关公司受益匪浅。

  3G的链条上包括内容提供商、增值集成商、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终端制造商以及上游元器件厂商和半导体、材料供应商等,不同厂商投入与产出的多少在时间段上是不同的。其中,在3G到来时获利的应该是设备提供商,投入的重点是电信运营商。移动运营商快将在拿到牌照之后的9个月内建成3G网络,此期间会有巨额的设备采购,给通信设备制造商提供大量商业机会。

  2005年10月11日,“下一代通信国际论坛”在英国GDS国际集团的撮合下在北京长城饭店召开,走在IMS与NGN开发与应用前沿的运营商如Sprint等近50家跨国企业都派遣专家参与深入探讨。

  据记者了解,论坛共分3个会场分别讨论了与NGN、IMS相关的话题,共有近27位专家、厂商、运营商代表进行主题发言。其中,有Sprint公司副总裁Stephen A Falk先生、摩托罗拉公司核心网络产品线副总裁Michael Krutz,Sun Mi-crosystems公司电信工业市场营销总监David Orain等全球知名通信企业里的精英,演讲的内容多为与NGN及IMS相关的全球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前瞻性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而让人奇怪的是,21位来自通信厂商的主题发言人中,只有一位是来自中国的通信企业——中兴通讯。由此,国外通信设备提供商对中国通信市场的热忱可见一斑。

  “下一代通信国际论坛”无疑是为国内外的通信设备提供商提供一个与国内通信网络运营商沟通的平台,为什么如此踊跃积极的却只有国外的设备提供商呢?

  西门子通信集团创新业务副总裁Georg Haubs博士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的电信行业正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几年前或几十年前想当然就采用的许多技术或形式,目前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看一下这个行业里大企业的相对市场地位和盈利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个趋势:所有公司的总销售额都大幅度下滑,原有的市场排位已经被打乱。这些变化可能源于1999~2000年间电信市场的繁荣导致了网络的过度建设、新的IP电话技术被认为可以在短时间内取代传统的电话技术、电信运营商在购买UMTS许可证以后不得不肩负沉重的债务等几方面原因。这些原因直接导致没有人再在这个领域进行新的投资。

  运营商不买账

  与国外通信设备商的热情相比,国内运营商却显得相对冷淡,对这些通信设备提供商表现出来的热情显得并不感冒。

  面对迟迟未到的3G,国内运营商们似乎都铁了心不打算用自己辛苦攒下的钱一次性将全国的网络铺好,只是打算在中国的重点中心城市架设网络,将2G与3G两个网络并行。

  运营商不买设备商的账,让设备提供商很苦恼。

  “少建设新网络意味着需要很少的网络设备,这让那些投入巨资在3G技术研发上的设备提供商如梗在喉。”一位通信业内人士一语点破国外通信设备提供商的“软肋”,他认为,作为中国国内的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如果选购国外厂商的通信设备组网,首先要面对比选择国内厂商高很多的沟通成本,而且还要承担设备提供商可能会出现的服务不到位问题,即使国外厂商拥有国内代理商,代理商提供服务的水平尚有待商榷。与之对应的是,国内的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商在国际市场的崛起,同样甚至更强的技术实力、更加了解中国运营商需求的国内通信设备商无疑是上选,网络运营商何必舍近求远呢?

  一位大型企业通信网络的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NGN、IMS也许的确是今后国际通信领域发展的主流,国外通信设备商提出的方案也看似完美,但是这些方案的概念性要远远大于实用性。“听了、看了很多深具前瞻性的介绍,我却不知道我们的网络能从中得到哪些具体的‘实惠’。目前,我们的通信网络运营能力足以应付今后3年所有的通信需求,与其投入巨资用于目的不明的网络设备更新,不如加大现有网络的周边设备更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以目前国际通信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3年后,通信领域会有什么大的突破、将是什么样发展趋势,都还不好说。”

  一位通信行业的人士也表示,展示给大家的都是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对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并不重要,他们需要了解的是应用,这也是运营商需要看到的,而这恰恰是通信企业所没有提供的。

  中国大大小小的移动网络运营商各打各的“小算盘”,国外的网络设备提供商卖力吆喝下的作品似乎“无人喝彩”,他们此时此刻的心境怎一个“苦”字了得?

  苦旅何时能结束

  砸下血本,指望能从中国3G身上狂捞一笔的设备制造商们却要面对不知道何时回报的无尽等待。

  开辟新阵地、另寻突破口成为黄连在口的通信设备提供商的当务之急。

  某国外通信设备提供商认为,运营商们已经认识到在普通电话系统上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性,例如:语音信箱、可视电话会议等这样的通信服务,同时也包括服务质量的提高、安全性、以及家庭娱乐等等。这些领域将来会给网络运营商带来新的盈利机会。所以,在将来全新的“P2P(对等网络)”的通信时代,运营商还是大有所为的。而这些厂商也认为,他们的作用是能够帮助运营商在这个全新市场抓住机遇。

  但这样的想法也显得有些一厢情愿,目前中国与国际上的通信发展步伐相差无几,至多慢6个月,有些方面的发展甚至是先于国际水平。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如何说服运营商为那些几乎没有任何成功运营的产品和方案买单?

  一家国际知名的通信设备提供商的负责人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很认真地想了一下后表示,该公司已经推出和即将推出的设备、方案全部在国外通过了测试,在开发样机前,也是作过详细市场调查的。国内外通信运营环境的差异,似乎没有成为该公司开发新产品的考量要素之一。

  对于这个问题,西门子通信集团副总裁、移动网络总经理高岩博士非常坦诚,“多年前,西门子的确因为没有考虑到国内外通信市场的差异而吃过苦头,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加符合本地需求的应用和解决方案,西门子已经分别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杭州建立了4个研发中心,并与成都、武汉等城市接触准备投资,今后西门子中国研发中心的产品将以中国市场为模型来考虑。”

  一直以来,通信市场都是卖方市场,只要有先进的技术、好的解决方案,根本不愁卖,然而渐渐地,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使产品脱离市场,也使很多通信企业陷入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现实的市场环境已经不再允许通信设备商闭门造车,越来越多的通信厂商意识到了“能够为客户带来什么?”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女士认为,新的技术和模式能否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才是运营商所关注的。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