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IPTV的五大瓶颈与六大误区

更新时间: 2006-07-28 15:58:26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506

  中国老百姓有句俗话:手指的云彩不下雨。前两年,在寻求移动牌照无果,小灵通的发展也渐入颓势的时候,IPTV就像黑夜里骤然出现的明灯,给了固网运营商一个发展数据业务,提升ARPU值的机会。电信新业务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新的阿里巴巴宝藏之门的开启,于是产业链上的各方诸侯一片欢腾,摩拳擦掌准备享受IPTV的饕餮大餐。然而,从2004年开始,经过了两年时间,IPTV并未出现预计中用户数量井喷的状况,到2005年底,IPTV全国用户数仅有26.7万。同时,可以预料的是,今年的境况也不会令人乐观。无奈地,运营商不得不承认,IPTV从各方面上讲,还远未成熟。 

    IPTV的五大瓶颈 

    赛迪顾问分析师李燕风博士,把IPTV发展遇到的窘况总结为五大瓶颈:主导权之争、标准不统一、业务内容匮乏、宽带不宽、政策壁垒。 

    主导权之争主要是由于政策壁垒所造成,政策壁垒已经属于老生常谈的话题。广电人员一直在坚信,发展视频业务,自己是强的。同时,掌握着内容资源的命脉,广电理所当然的在这场博弈不会做出让步。事实证明广电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IPTV发展的几个地域模式中,广电都牢牢的占据了主动权。在哈尔滨,城域网改造的8000万费用由网通一力承担,但是在利润分成上,却被广电拿走了大头。其他的上海文广合作的项目,具体的分成比例不好透露,但是据说,上海文广比较满意,其含义不言而明。而电信与网通的梦想,则是把广电作为一个纯粹提供内容的CP来对待,就像以往对待其他的企业一样,依靠电信物理网的垄断,达到占据主导权的目的。但遗憾的是,从目前的情况看,电信与网通明显处于下风。 

    第三个瓶颈是标准不统一,IPTV标准之争主要是H.264、AVS和MPEG4之争,以MPEG4成本,因为电视的节目主要是MPEG2转变而来,广电运营商比较倾向于MPEG4。但是H.264的效率更高,并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受到电信运营商的青睐,但近却陷入了专利的泥沼。相比之下,AVS的优势表现在专利费用上,同时还有发展民族自有知识产权的大义,但是产业化是其致命的弱点,没有形成产业化,其成本必将大大增加,还会带来很多附加的隐患。业界往往将AVS和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的标准TD-SCDMA相提并论,认为AVS能够获得国家更多的支持。但是后者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标准,而且,仅仅是一个音视频编解码标准的AVS,其经济效益自然不能望TD-SCDMA项背。因此,李博士认为,至少在未来几年, MPEG4和H.264将会占据主流地位。 

    第四个瓶颈是业务的匮乏。IPTV目前主要以影视节目为依托,互动特色并不突出,所以在吸引用户方面缺乏足够的魅力。 

    第五个瓶颈就是带宽。IPTV至少需要500K,如果达到768K,视频效果就可以和DVD处于同一个水平,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宽带虽然宣称能达到1M,但实际上能达到200K已经很不错了。

  六大误区 

    埋头做事,抬头看路,两者缺一不可。在执着于IPTV发展本身的时候,是否应该抬起头来看一看,我们所坚持的,所为之锲而不舍的,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道路,我们的想当然,是否就是弥漫在前进道路上的迷雾呢? 

    我们认为,IPTV至少在以下六个方面,走入了明显的误区: 

    1、 用户群选择高端 

    赚有钱人的钱,是商业市场的选择。IPTV被赋予了提升固网运营商ARPU值得“神圣使命”,所以,几乎下意识地,IPTV的发展目标,就盯向了高端用户群体。 

    诚然,高端用户是有每个月多付出几十块钱的能力,但是问题是,他们的数量能有多少?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吗? 
 
    康斯公司的王煜全先生曾经对IPTV的用户群体有一个很精辟的分析,他说:中国老百姓每天花在电视机上的时间是181分钟,这是电信运营商推广IPTV的市场基础。但是,事实上,真正看电视的人,也即这个纪录的创造者们,例如老人、孩子和普通职工,并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付出额外的费用。所谓的高端人群,金领、白领或者整天忙忙碌碌,或者有丰富的娱乐活动,这部分人很少时间坐在客厅里面看电视。 

    很显然,高端用户有钱,但是没有时间。在IPTV发展的初期,可能会带来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但是十分有限,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极限。 

    其实,在电信领域,新业务定位在高端群体,鲜有成功的案例。中国联通当年发展CDMA业务的时候,听从麦肯锡的建议,把发展目标就定位在了高端客户。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定位,不仅仅迫使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短兵相接,造成了CDMA不得不转向低端市场,和自己的G网抢用户,而且,对于中国联通CDMA业务品牌的形象,留下了反复无常的恶劣印象,其影响十分深远。 

    李燕风博士说,电信运营商推广IPTV的首要目的,不是给现在的宽带用户增加一个新业务,而是用来发展新的宽带用户。因为,从目前看,宽带用户的ARPU,还是比普通固定电话用户要高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发展IPTV,意在宽带。不知道这是运营商的无奈之举,还是一开始就有这个打算,但是无论如何,这对于IPTV的持续发展,都不是一个好兆头。 

    郑州威科姆公司的农村IPTV战略,初始并不引人注目,但是他们却发展了10多万的用户,年底河南一地计划是20万,将成为中国IPTV的用户群。 

    “IPTV是互联网应用金字塔的下层,我坚信这一条。” 

    郑州威科姆总裁贾小波教授说。农村IPTV的ARPU值很低,每个月20块钱,但是就是靠这20块钱,威科姆公司实现了盈利,而且是连续三年的盈利。 

    事实胜于滔滔不绝的雄辩。 

    2、 带宽改造需要很大的成本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面,带宽的扩容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要把马路打开,墙体凿穿,要增加大量的投资,还不知道用户买不买单。 

    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做过实验,对3万个用户的网络进行了改造,电信用户每家花费27元就可以改造点对点独占8M;如果用电视电缆来做,同样是一根电视电缆到每家每户的时候,也是点对点独占8M,成本大概也就是200元。” 


    张寿萱教授,上海大宁多媒体谷宽带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在介绍上海大宁IPTV经验时这样说。 

    点对点8M,足可以满足IPTV的要求了,还是高清。 

    上海大宁采用的是专网ADSL和EPON+LAN接入。这个专网,并不是物理上的专网,如果那样,成本无疑将极为高昂。大宁的专网是虚拟专网,类似于城域网中的VPN,它包括电信网的一部分,也包含了广电网的一部分。它是一个虚拟的、逻辑上的、跟Internet分离的、高带宽的专网。 

    大宁模式初步实现了三网合一。当然,在目前的电视网、电信网和因特网都还是独立网络的情况下,还不能达到真正的三网合一,但是在用户端只有一根电话线,出了用户700米之后,电视、电话和因特网才被分流到了各自的网络上。下图就是大宁的组网图。 

 

    “专网对路由与控制策略要求相对不高,对高端设备需求减少,易于管理和控制,安全性高,可扩展性好。对于用户群集中度高,区域面积较少的大众用户和行业用户非常适合。”李燕风博士如此评价大宁模式。

    3、 核心业务是电视 

    IPTV,把电视上的内容搬到互联网上来,或者把互联网的内容放到电视上,这是对于IPTV的普遍理解。IPTV的杀手级应用应该是视频,所以就有了直播,就有了点播,就有了时移。但是这些都是广电的强项,直播现在的电视就可以做到,时移数字电视更有优势。电信作IPTV,优势何在?以己之短,攻彼之长,IPTV怎会成功? 

    “点播如果数字电视想做,IPTV根本不是对手。”李燕风博士说。“IPTV应该从非传统视频业务来做,互动是IPTV的优势。河南网通的远程教育系统,让受众参与到了会议中去,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IPTV只有实现了和数字电视差异化的内容,才能被用户所认可。” 

    “在一个IPTV平台的模式下提供多种业务应用,探索多种业务应用,来服务于多种业务应用,这些才能带来IPTV的发展。” 

    “IPTV发展的核心是网络交互业务应用,其实现在IPTV市场非常广阔,机会非常多,是我们自己把自己走到了另外一条路,就是我们不愿意多付出一些,大家都去搞直播了,直播绝不是IPTV的优势。” 

    “李泽锴的直播是香港盈科有节目运营权,现在的网通不具备。我们做的就是要构建大量的内容平台,以本地网建立运营平台。内容服务平台集团和省市运营商开展内容制作、检测管理调度页面制作等等。业务运营商要建立运营支撑平台,建立基础服务平台。更重要的还要有节目运营平台、增值业务平台。” 

    贾小波教授对于自己的理念非常执着,河南IPTV的成功,让他有了足够的话语权。 

    显然,IPTV不能作为简单的业务来推广,而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开展多种业务。 

    中兴通讯网络事业部IPTV总监余丰喜认为,“音视频业务是IPTV的一个基础,但是过多关注IPTV的电视业务,会限制IPTV的发展。” 

    可视电话是互动业务的另一个典型例子,通过电视进行的可视电话,要比电脑简单易用,老人和孩子都可以熟练操作。短信、即时通信、游戏、资讯服务、视频监控和视频服务等多种业务,都是IPTV可以发展的。 

    “从业务本身表现来说,IPTV应该是TV业务跟PC的融合。要把TV业务使用灵活、简单,与PC业务的个性、交互性特点相互融合,只有这样,IPTV才有发展的空间,如果仅仅是关注TV层面,关注享受,不把互动性发挥出来,IPTV就没有必要来做。如果关注PC业务,也失去了TV本身娱乐的特性。” 余丰喜说。

 4、 全网运营 

    无论是广电还是电信,都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开展统一的业务。广电本来就是条块分割的,暂且不算。电信都是“中央集权”,自然想从上至下地把IPTV统一到全国。 

    然而,树大招风,电信运营商首先遭到的就是广电总局的“阻击”,一纸39号文件给运营商戴上了紧箍咒。况且,各个地方的娱乐习惯不同,IPTV要开展的业务也就不尽相同。IPTV业务要大一统,何其难。 

    内容是广电借以和电信争夺主导权的利器,如果从大的来讲,广电只有一个总局,但是如果从广电台网分离之后的境况来讲,各个省市、地市的电视台又是一个个独立的单位。这是否给了电信运营IPTV的另外一个突破口? 

    法国电信是国际上较早IPTV业务的国际运营商,TPS、CANAL+、CANALSAT法国三大内容运营商为其提供内容支撑,包括新闻、电影、综合、体育、音乐公共频道和少儿节目等等。  

    在法国,无论是电信企业还是广电企业,要涉足IPTV没有政策上很明显的限制,广电和电信在运营服务的时候,面对政府的控制都是一样的。用户同时面对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这两个运营商是通过联合的运营实现IPTV的服务。电信运营商从广电运营商那里得到内容,可以让它把IPTV作为一个数字家庭的增值服务推出,同时广电运营商又能够把它的内容通过另外一个渠道提供给用户,这对他来说,就是无形中增大了能够接触到的用户群体。 

    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对于中国的地方电视台和省市运营商,情况极其相似。由于已经实现了独立核算,地方电视台就不必依赖广电网络运营商,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同样可以实现节目落地,同时,还增加了很大的一部分收入。

    虽然,这种想法暂时受到了IPTV牌照的限制,而无法实行。(因为地方广电运营商没有牌照不能和电信开展IPTV业务。)但是,这种状况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广电总局张海涛副局长在今年初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说,如果广电在这几年不能奋发自强,国家是不会给予长时间照顾的。 

    如果这种人为的壁垒消除,那么地方广电和地方电信的合作,政策壁垒就不复存在。比起由电信总部和某些掌握了牌照的广电企业来合作,至少,这种地方性的合作,可以避免另一个“泉州事件”的发生。 

    “把IPTV的运营局域化,是电信IPTV成功的希望之一。”李燕风博士这样认为。

    5、 运营商独立运营 

    阚凯力教授对于目前的电信产业链架构十分不满,他认为,电信运营商寻求合作伙伴的终目的是“吃掉对方”。目前的电信体制是“落后生产力遗留下的生产关系,在阻碍电信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电信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打破这种纵向整合的产业结构,而不是其他。”他认为,未来的产业革命是物理网络与各种业务的分离,“你就提供带宽,你就提供接入。”运营商只要老老实实地做他的网络运营商、接入运营商就可以了。 

    虽然,阚教授的话有些偏激,但是无论如何,在新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像电话业务那样的运营商一家独大的境况,很难再现。
    IPTV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依托电信专网实现,也可以用因特网公网实现,可以用光纤接入,也有很多别的接入方式,运营商要垄断其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阻碍其持续发展。

    “引入虚拟运营商,是IPTV成功的另外一个希望。”李燕风博士对此说。

    威科姆公司设立了运营中心,承担了内容渠道、制作、策划、存储、管理分发、培训、增值业务研发等内容,是增值应用中心。贾小波介绍说,“我们在全国省市建立内容服务平台,以地、市为单位建立业务运营平台。” 

    威科姆的计划分三步走,早期采取以IPTV技术手段为主,实现中国农村综合信息化;第二步以丰富的行业应用带动IPTV的发展;第三致力于成为专业化从事IPTV领域的设备提供商、内容集成商和业务运营商。 

    连续三年的盈利,用事实说明了威科姆战略的正确性,河南网通IPTV用户的高速发展,也证明了虚拟运营商的巨大作用。
IPTV局域化与引入虚拟运营商,相辅相成。 

    6、IPTV就是互联网电视 

    IPTV发展的核心是网络交互业务应用,也可以把IPTV叫做互动电视,IPTV的目标是让电视联上互联网,但是互动电视和互联网电视不能混为一谈。 

    中国网通在前些日子建立了一个网站,叫“宽带我世界”,主要是和盛大合作,虽然业界普遍猜测这就是网通在打IPTV的擦边球,但是显然这种模式不是IPTV,而是走的互联网电视的路子。
 
    张寿萱教授说,互动电视与互联网电视是应用侧重面不同的两个发展方向,越往后差别会越明显。互动电视可以理解为中央电视台,互联网电视可以理解成在互联网基于Web2.0的影视博客。 

    张教授认为,39号文件把这两个没有分开,实际上应该把它们建成两个方案来管,通过立法去保障互动电视,也就是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传播安全,而不允许互联网传播互动电视。因为互联网没有安全保障,互动电视在国外被称为“围墙里的电视”,就是这个原因。IPTV也应该走互动电视的路子,而不是互联网电视。

    传统电视和将来的数字电视,都承担着国家宣传的责任,IPTV要想获得大规模发展,也应该能承担这个责任,否则,就会永远处于数字电视的阴影之下。 

    IPTV近期不会大规模发展 

    “内容差异化、引入虚拟运营商、局域化、终端双模以及资费标准要有一个合理的套餐”,这是电信成功运营IPTV业务的几个关键因素。”李燕风博士认为。同时他预计,数字电视目前也正处在冲刺期,在2008年之前,IPTV的政策壁垒不会消除,因此IPTV也不会取得大规模的发展。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