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江苏一科研爱好者发明了一种“人体芯片”,又称“忠贞芯片”,据说安装在夫妻双方的身上,一旦谁发生了越轨行为,另一方可以通过相应的仪器感知。这一“发明创造”立即引来争议无数。科学道德观的失贞
对于出轨这个道德层次的问题,用科学技术来规范,是否妥当,又是否实际?自欺欺人地想让生活“一尘不染”,总是更容易导致社会、家庭稳定生态的失衡。随着一系列科学技术或知识所引发的后遗症出现,科学研究的道德因素逐渐凸显出来。科学道德观的回归不仅在专门的科研机构欠缺,在民间科研爱好者身上也欠缺。“忠贞芯片”表面上是维护道德,实际上却在科学道德一环先就“失贞”了。陈光豪(福建记者)情感世界的悲哀
锁得了身体,锁不了心,感情出了问题,保证身体完好无损得来的“忠贞”又有何用?缺乏彼此基本的信任,仅仅依赖工具约束对方,这样的选择是愚蠢的。“忠贞芯片”本身应该是科学的产物,但其意欲发挥的作用却是沉渣泛起,是封建腐朽作怪出来的一个玩物。当一对恋人或夫妻真的安装的第,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失去了感情的忠贞,收获的只能是机械式的对等,这难道不是情感世界的悲哀吗?周稀银(江苏职员)谁对有害发明说“不”
搞发明创造应该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但不是所有的发明创造都应该给予掌声的。因为有些发明创造的本身就应该是有害于社会的,是不应该在这方面去搞什么发明创造的。而这个所谓的“忠贞芯片”,即便不是彻底有害于社会的,至少也是弊大于利吧?但谁来对这些有害社会的发明说不?裴娇健(黑龙江职员)道德危机下的不道德妄想
在具有极大社会认同度的道德危机下,这位异想天开的发明者便产生了可悲又可憎的“不道德妄想”———试图利用这种社会道德危机来作为自身利益动机实现的“载体和跳板”。炒作公共的道德担忧是一种近乎无耻的不道德行为,利益的诱惑使之丧失了基本的理性,表现得异常自大和狂悖。面对如此“趁火打劫”式的不道德妄想,我们要做的就是,看其在“幻觉”消失后如何灰溜溜收场。陈一舟(山东干部)忠贞危机不是科技命题
社会必须通过司法设计和道德建设才有可能限度地解决婚姻家庭问题。一切问题科技式解答既机械也荒唐,只会将命题不断转化,成为一个面目全非的技术问题,回避了造成种种家庭婚姻关系变迁的社会的原因、人的原因。这种思维匪夷所思的结果是,一个社会问题横亘在一边喘着气舔着伤口,无人问津,而一个与之相伴的产业却火了起来,这样的事情我们这些年见到的还少吗?(山西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