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光谷中芯国际园区动工 总投资逾人民币100亿元

更新时间: 2006-06-27 09:38:26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578

       中芯国际于大陆全力冲刺半导体事业,继北京12寸厂之后,中芯本周将与湖北省武汉市官方携手宣布“光谷中芯国际园区”动工,总投资额将逾人民币100亿元。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大舒村的12寸厂预计2007年完工,期厂区单月产能约2.5万片;同时,中芯也不排除,未来各厂分割独立上市,首先上海厂计划登陆A股,中芯积极在各地布建厂区及朝集团转型的动作已加快。
       中芯国际执行长张汝京自2003年起与武汉当地政府洽谈合作,历经3年协商合作方式,中芯国际找出一条“融资租赁”的营运模式,由中芯国际负责营运管理,当地政府出资、出土地,等营运3~5年后,中芯国际可评估由政府手中买回厂房,届时半导体设备折旧摊提不至于成为中芯沉重财务负担。
       尽管这项合作案甚传许久,中芯高层日前也正式向外证实,但据了解,双方仍就细节进行确认,将于本周在湖北省武汉市当局及中芯国际共同携手宣布这项大陆华中地区的本地半导体投资案。整体“光谷中芯国际园区”预计耗资人民币100亿元,初期由政府出资30亿元兴建12寸晶圆厂一期厂房,规划产能约2.5万片,快2007年内完工。
       之所以称“光谷”,是因中芯国际园区所在地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汇集不少光通讯、太阳能产业厂商,加上当地政府有意将东湖高新开发成为以光电、能源产业的群聚园区,由于中芯目前也积极规划以回收晶圆制造太阳能模组、电池,加上武汉距离西北矽采矿区相对具地利之便,未来极可能成为中芯太阳能事业大本营。
       中芯目前在上海、天津各拥3座、1座8寸厂,北京拥有2座12寸厂,未来武汉、成都也将各自建造新厂房,这些座落华北、华东、华中各地厂区所投入的产品涵盖DRAM、逻辑IC、彩色滤光片、CMOS感测元件,跨足许多不同多元化产品,集团化架构俨然成形。 据了解,中芯正积极评估各处厂区转向“营利中心制”的可行性,并不排除在适当时机回到大陆A股上市。根据A股市场规定,需要连续获利3年,若如外界预期中芯2006年开始获利,快也要待2009年以后,不过,由于上海厂区获利纪录已基本符合标准,也不排除提前分拆上海分厂首先登陆A股市场。

免费预约试听课